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本末源流在词典中的解释
běnyuánliú

本末源流

拼音běn mò yuán liú

含义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典故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成语举例: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事物的渊源和结局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本末源流指事物的本质和根源,以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变化。它强调了事物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要从根本出发,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根源,才能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使用场景

  • 本末源流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和根源,也可以用于批判和分析问题,引导人们从根本出发,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 本末源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篇中,其中讲述了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惠子问庄子:“人之生也,固若是乎?”庄子回答说:“生也者,根也;本也;固也;朴也;先天地立而生,若浮云之白,无所依而青;无所属而朽。动而知之者,生也。”这段对话强调了人的生命和事物的本质与根源的关系,形成了“本末源流”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本末源流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我们要从本末源流上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解决它。2. 在学习一门知识时,要从本末源流上理解,才能掌握其精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大树,树根代表本末源流,树枝代表衍生变化,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本末源流相关的成语,如本末倒置、本末倒置、本末倒置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习数学,要从本末源流上理解,才能做好题目。2. 初中生:历史课上,老师让我们从本末源流上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3. 高中生:在写文章时,要从本末源流上思考问题,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4. 大学生:研究一个学科,要从本末源流上研究,才能有所突破。

拆字解意

本末源流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