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本相毕露在词典中的解释
běnxiàng

本相毕露

拼音běn xiàng bì lù

含义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就令自觉不怀他意,屹然中立如张岱者,其实也还是偏倚的。”

典故出处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就令自觉不怀他意,屹然中立如张岱者,其实也还是偏倚的。”

近义词

  • 原形毕露

反义词

  • 深藏不露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成语举例:你终于本相毕露了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本来面目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本相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毕露表示完全显露出来。本相毕露形容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质被揭示或暴露出来,无法再隐藏或伪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人的真实性格、意图或秘密被揭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真实情况被曝光。

故事起源

  • 《史记·酷吏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李斯因为忌惮权臣赵高,不敢直接批评他,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讽刺赵高的暴虐行为,并将文章藏在一只空骨头里,放在赵高的床上。赵高发现后,打开骨头,读了文章后,顿时大怒,原形毕露,李斯也因此被迫离开秦国。

成语结构

  • 成语由“本相”和“毕露”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实际上本相毕露,是个十足的骗子。2. 这个丑闻事件让公司的不端行为本相毕露,引起了公众的愤怒。3. 当他被问到为什么辞职时,他的真实意图本相毕露,他只是为了躲避责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本相毕露”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联想记忆。例如,“本相”可以联想为“真实的本来面目”,而“毕露”可以联想为“完全暴露出来”。通过将两个部分进行关联记忆,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真实性、揭示真相相关的成语,如“掩耳盗铃”、“言不由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我的铅笔,本相毕露,大家都知道他是小偷。2. 初中生:他说自己很有能力,但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本相毕露,他其实是个懒人。3. 高中生:这位政治家一直标榜清廉正直,但最近被曝光涉嫌贪污,本相毕露,他的形象完全崩塌了。

拆字解意

本相毕露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