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寸断
拼音huí cháng cùn duàn
含义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典故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近义词
肝肠寸断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其悲痛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回肠,指肠子,也代指内心深处;寸断,指被割断。回肠寸断形容内心的痛苦难以忍受,感情的伤痛深刻而剧烈。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感情的痛苦、悲伤、失望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故事中,邹忌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华的人,他在齐国任职时,曾多次忠言逆耳,但齐王却不听。有一次齐王向邹忌请教如何取悦百姓的问题,邹忌回答:“如果我的马能够吃草,我就会把它吃掉;如果我的马能够喝水,我就会把它喝掉。”这句话讽刺了齐王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使齐王深感耻辱和内疚,内心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悔恨,形容他的内心像被割断的肠子一样痛苦。
成语结构
- 主语+回肠+寸断。
例句
- 1. 他的离去让我内心回肠寸断。2. 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她的心情像是回肠寸断。3. 她的离开让他的心情回肠寸断,无法释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回肠”想象成内心深处的肠子,而“寸断”则表示被割断,从而形象地表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肠断”、“肠子寸断”等,来扩大对类似意义的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到小狗被车撞了,心里回肠寸断。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心情回肠寸断。3. 高中生:看到自己心爱的人与别人在一起,心里真的回肠寸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