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残缀轶
拼音shōu cán zhuì yì
含义收集残缺,缀补漏失。
出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收集残缺,缀补漏失。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收残:收集残余;缀:附加;轶:余、剩余。意思是指在一件事情或物品已经被利用后,仍然对其残余部分进行再利用,不浪费资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节约资源、不浪费的行为和精神。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食物、物品等进行充分利用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不浪费时间和机会。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在教育子弟时,常常告诫他们要珍惜资源,不浪费。后来,人们用“收残缀轶”来形容这种节约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例句
- 1. 垃圾分类是一种收残缀轶的行为。2. 她总是能够把剩菜做成美味的佳肴,真是收残缀轶的好手艺。3.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收残缀轶,不浪费。
记忆技巧
- 将这个成语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收残”、“缀”和“轶”。可以想象在一件事情或物品已经被利用后,还可以对其残余部分进行再利用,不浪费。可以通过多次重复记忆,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节约资源、环保等话题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和习语,如“精打细算”、“一滴水成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收残缀轶,不浪费食物。2. 初中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提倡收残缀轶的生活方式。3. 高中生:大学生应该珍惜时间和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浪费青春。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