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不暇
拼音zì jiù bù xiá
含义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出处唐·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典故出处
唐·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近义词
自顾不暇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成语举例:〖示例〗子孙不肖,放且流落,自救不暇。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己丑馆选》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形容处于困境中无法自救。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困境中无法自救的情况,如遭遇灾难、被敌人围困等。
故事起源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楚国的贾生在秦国被围困,无法自救。他写了一篇《自伤书》寄给楚国的大臣屈原,表达了自己无法自救的无奈。自此,人们用“自救不暇”来形容处于危险中无法自救的情况。
成语结构
- 由四个字组成,第一个字“自”表示自己,第二个字“救”表示救助,第三个字“不”表示否定,第四个字“暇”表示闲暇。
例句
- 1. 在地震中,他被困在废墟下,自救不暇。2. 遭遇车祸后,他受伤严重,自救不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自救不暇”与处境困难的场景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被困在一个无法逃脱的陷阱中,无法自救的情景,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困境、危险相关的成语,如“寸步难行”、“力不从心”等,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雪地里滑倒了,自救不暇。2. 初中生:她在考试中遇到困难题,自救不暇。3. 高中生:他在面对家庭经济困难时,自救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