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镞砺括羽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ò

镞砺括羽

拼音zú lì kuò yǔ

含义比喻人刻苦磨练,力求精进。镞砺,磨砺箭头;括羽,用羽毛装束箭尾。

出处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典故出处

  • 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人刻苦磨练,力求精进。镞砺,磨砺箭头;括羽,用羽毛装束箭尾。
    成语举例:于是有切磋琢磨镞砺括羽之道,圣人以为重。★唐·柳宗元《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努力上进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镞砺括羽是由“镞”、“砺”、“括”和“羽”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镞”是指打磨刀剑的石头,“砺”是指磨刀石,“括”是指箭靶上的环,“羽”是指箭的羽毛。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锻炼后变得坚强有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经过努力和锻炼后变得更加坚强和有能力。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当时,士兵们在战斗之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磨砺,以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士兵们需要用石头打磨刀剑,用磨刀石磨刃,同时也需要将箭射中靶心的环和箭翎固定好。这样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磨砺后,士兵们变得更加强壮和有能力,能够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因此,这个成语就形容一个人经过磨砺和锻炼后变得坚强有力。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分别是“镞”、“砺”、“括”和“羽”。

例句

  • 1.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实践,他终于镞砺括羽,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领导者。2. 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我们相信只要经过镞砺括羽,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磨砺”、“锻炼”、“坚强有力”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另外,也可以将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进行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等,来丰富对于坚持和努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经过努力学习,我终于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真是镞砺括羽啊!2. 初中生:参加了一次军事训练营,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有力了,真是镞砺括羽的经历。3. 高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决定付出更多的努力,镞砺括羽,一定能够成功。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要经过镞砺括羽,我们一定能够成长和进步。

拆字解意

镞砺括羽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