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辞严义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zhèng

辞严义正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含义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典故出处

  •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近义词

  • 义正辞严

英文翻译

  • 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成语举例: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辞严义正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鲁迅《华盖集续编 有趣的消息》)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同“义正严辞”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辞,指言辞;严,指庄重;义,指意义;正,指正确。辞严义正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用词严肃、庄重,表达的意义明确、准确,没有歧义,并且表达的观点或立场是正直无误的。

使用场景

  • 辞严义正常常用于赞美他人的言辞庄重、观点正确,也可以用来要求他人在言辞和立场上保持正直无误。

故事起源

  • 关于“辞严义正”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强调言辞庄重、意义准确和观点正直无误。

成语结构

  • 辞严义正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的演讲总是辞严义正,让人深受启发。2. 这篇文章辞严义正,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讲台上,用庄重而准确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形象地展示了辞严义正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言之有物”、“言简意赅”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辞严义正,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初中生:在写作文时,要注意辞严义正,不能含糊其辞。高中生:在辩论赛中,辞严义正的表达能力是取胜的关键。大学生:作为一名学者,我们要求自己在学术研究中始终保持辞严义正的态度。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用辞严义正的方式与同事进行沟通,避免产生误解。

拆字解意

辞严义正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