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淳反朴
拼音hái chún fǎn pǔ
含义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返朴”。
出处《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典故出处
《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近义词
还淳返朴、还淳反古、还醇返朴
英文翻译
recover one's original simplicity <regain natur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返朴”。
成语举例:唐·李咸用《和友人》:“还淳反朴已难期,依德依仁敢暂违。”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南朝时期,梁代的明山宾忠厚笃实,家里十分贫寒,外出乘坐牛车。为了生存,他把唯一的一头牛卖掉,收钱后对买主说:“这牛经常漏蹄,已经治好,恐怕以后会掉毛,只好如实相告。”买主立即要求退货还钱。处士阮孝绪感叹他的还淳反朴本性。
详细解释
- 还淳反朴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回归本真、朴实无华的状态。它强调了追求简单、真实和纯洁的价值观。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追求简单、真实生活的愿望,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恢复本来面貌或回归纯朴的状态。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庄子与惠子一起游览山水之间,庄子对惠子说:“你看这个大树,它长得又高又粗,但是却没有人去砍伐它。这是因为它的木材不好,没有人愿意用它来造家具。而那些长得又矮又细的树却被砍伐成了家具,因为它们的木材质朴而真实。”故事告诉人们,追求真实和质朴才是最重要的。
成语结构
- 还淳反朴由两个成语组成,还淳和反朴。还淳表示回归本真,反朴表示回归朴素。
例句
- 1. 他的绘画作品始终还淳反朴,没有被商业化的风潮所侵蚀。2. 这个小镇保持着古老的建筑风格,还淳反朴,吸引了很多游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还淳反朴”与追求简单、真实生活的愿望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还淳反朴”相关的成语,如“朴素无华”、“真实无假”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庄子的其他寓言故事,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那些还淳反朴的故事,因为它们给我带来了真实和纯洁的感受。2. 初中生:我们应该努力保持自己的本真,追求还淳反朴的生活方式。3. 高中生: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还淳反朴的心态是一种难得的品质。4. 大学生:我希望能够在繁忙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还淳反朴的平衡点,保持内心的纯真和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