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采摛文
拼音pù cǎi xū wén
含义指铺陈文采。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典故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铺陈文采。
成语举例: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六章:“于是那种铺采摛文,体物叙事的汉赋,才正式成立。”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铺:装饰;采:摘取;摛:摆放整齐;文:文字。这个成语形容文章或言辞只注重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类似于花瓶里面插着一束花,只是为了装饰而已,没有实际的用途。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写作或演讲中,只注重修辞技巧而忽略了内容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人只注重外表而不重视内在的品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说当时有一位官员写了一篇漂亮的文章,但内容却空洞无物。有人看了这篇文章后感叹道:“这篇文章真是铺采摛文啊!”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了。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固定结构,每个字的含义都有明确的指代。
例句
- 1. 他的演讲很精彩,但是完全是铺采摛文,没有实际的内容。2. 这篇文章写得很华丽,但是却没有深入的思考,充满了铺采摛文的风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装饰华丽的房间,里面摆满了摆设,但却没有实际的生活用品,就像铺采摛文一样,只是为了装饰而已。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花枝招展”、“虚有其表”等,来拓展对于华丽修辞和实质内容之间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作文很长,但是内容都是铺采摛文的,没有表达出自己的观点。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写文章时,常常提醒我们不要只注重修辞技巧,而忽略了内容,否则就会变成铺采摛文。3. 高中生:有些同学的演讲能力很强,但是演讲内容却空洞无物,充满了铺采摛文的风格。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注重扎实的学术研究,而不是只追求表面的华丽修辞,否则就会变成铺采摛文,没有实质性的贡献。5. 成年人:他的演讲技巧很高超,但是内容却空洞无物,充满了铺采摛文的风格,无法让人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