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斫之材
拼音pǔ zhuó zhī cái
含义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
典故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朴斫之材的字面意思是“朴实而才华出众的材料”。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朴实,为人正直,同时又具有出众的才华和能力。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内外兼修的品质,即外表朴实而内在卓越。
使用场景
- 朴斫之材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品质和才华方面具有出众的特点。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表达对其品质和才能的赞赏。
故事起源
- 《左传·庄公十一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大夫子贡对孔子说:“朴斫之材,何以堪之?”意思是问孔子如何对待朴实而才华出众的人。孔子回答说:“朴斫之材,斫则斫斤,琢则琢寸。”意思是说,对于朴实而才华出众的人,就应该用斧子来斫去多余的部分,用刀子来琢磨和打磨,使其更加完善。
成语结构
- 朴斫之材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朴斫”是形容词短语,意思是“朴实而才华出众的”,“之”是连词,表示关系,“材”是名词,意思是“素材”或“材料”。
例句
- 1. 他是一个朴斫之材的学生,既诚实可靠又有很强的才华。2. 她具备朴斫之材,因此在工作中一直表现出色。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朴斫之材”想象成一个木材,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在却蕴藏着无限的才华。可以通过将这个形象与该成语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朴斫之材相关的成语,如“朴实无华”、“才华横溢”等,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朴斫之材的学生,既诚实可靠又有很强的才华。2. 初中生:她具备朴斫之材,因此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3. 高中生:这位同学是一个朴斫之材,她不仅成绩优秀,还在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赋。4. 大学生:他是一个朴斫之材的人,他的品质朴实而才华出众,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