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襄陵
拼音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含义指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典故出处
《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成语举例:清·张岱《皇华考序》:“譬如洪水横行,怀山襄陵。”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洪水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怀山襄陵是由怀、山、襄、陵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怀山指怀抱大山,比喻胸怀宽广;襄陵指能够担负起治理国家、振兴国家的重任。此成语形容人胸怀宽广,志向远大,能够承担重任和担负责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远大抱负、能够承担重责的人。在工作、学习或者社会活动中,用来称赞那些有志向、有抱负并且能够承担重任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楚汉相争的故事。项羽是楚国的将领,他从小就有雄心壮志,立志要统一天下。在一次战斗中,项羽看到敌军的主帅刘邦被围困在陵州时,他率军冲进敌阵,救出了刘邦。后来,刘邦建立了汉朝,项羽则被封为楚王。这个故事中的怀山襄陵成语,形容了项羽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的特点。
成语结构
- 主语+怀山+宾语+襄陵
例句
- 1. 他年轻时就怀山襄陵,立志要为国家做出贡献。2. 她具有怀山襄陵的胸怀,一直在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怀抱着一座高山,站在山上俯瞰大地,意味着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然后想象自己站在一座陵墓上,能够担负起治理国家、振兴国家的重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项羽和刘邦的故事,以及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怀山襄陵,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他怀山襄陵,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3. 高中生:她怀山襄陵,志愿参军,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怀山襄陵,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改善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