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鼠窃狗盗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ǔqiègǒudào

鼠窃狗盗

拼音shǔ qiè gǒu dào

含义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出处《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何足置之齿牙间。”

典故出处

  • 《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何足置之齿牙间。”

近义词

  • 鸡鸣狗盗、梁上君子

反义词

  • 正人君子

英文翻译

  • play petty tricks on the sly like rats that filch and dogs that snatch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成语举例:那些鼠窃狗盗之人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坏的影响。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盗,不能写作“到”。

成语故事

  • 秦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造反。丞相赵高却指鹿为马说传信人在造谣生事,并把他们投入大牢。秦二世胡亥问有关农民起义的事情,叔孙通则说是鼠窃狗盗罢了,不必惊慌。二世升了他的官。然而不久秦朝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详细解释

  • 鼠窃狗盗是由“鼠”、“窃”、“狗”和“盗”四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鼠”指老鼠,比喻小偷;“窃”指偷窃;“狗”指狗,比喻贼;“盗”指盗窃。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小偷小摸、行窃盗窃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偷窃行为卑劣、不光彩的人。可以用于描述小偷、盗窃犯或其他不诚实行为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以不光彩的手段获取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学作品《红楼梦》。故事中,有一个叫做贾雨村的人,他因为家境贫寒,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利用自己聪明才智,通过鼠窃狗盗的手段获取了一些财物。然而,最终他的行为被揭露,遭到了惩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鼠窃狗盗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最终会受到惩罚。

成语结构

  • 鼠窃狗盗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名词和动词组成。

例句

  • 1. 他鼠窃狗盗,最终被警察逮捕了。2. 这个公司的财务部门发生了鼠窃狗盗的案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小偷在偷东西的时候,被一只狗发现了,最终被抓住。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偷窃行为相关的成语,如“偷天换日”、“偷鸡摸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鼠窃狗盗地偷了同学的玩具。2. 小学生:他被老师发现了鼠窃狗盗的行为,受到了严厉的批评。3. 中学生:这个小偷经常鼠窃狗盗,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全因素。4. 大学生:我们应该坚决抵制鼠窃狗盗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拆字解意

鼠窃狗盗成语造句

  • 鼠窃狗盗造句(精选10条)

    1、婆婆三教九流的门道熟,那精通鼠窃狗盗之术、身手轻巧灵活的人可曾着手寻找?2、那些鼠窃狗盗之人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坏的影响。3、鼠窃狗盗,郡县捕逐,行当殄尽,愿陛下勿以介怀。4、车站码头都是鼠窃狗盗活动的场所,一不留神就会招致损失。5、鼠窃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