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正始之音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shǐzhīyīn

正始之音

拼音zhèng shǐ zhī yīn

含义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出处《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典故出处

  •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成语举例: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唐·白居易《五弦弹》诗)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正始之音源自《周礼·春官宗伯》:“礼乐正始之音,著于乐府。”意思是说礼乐的正统之音,是写在音乐的府谱上的。后来,正始之音成为指代正直、真实的言辞和声音的成语。

使用场景

  • 正始之音通常用来形容言辞真实、正直、不偏不倚。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言行真实可信,也可以用于批评和警示他人不要说谎、讲假话。

故事起源

  • 关于正始之音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乐文化中。在古代中国,音乐被视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始之音的概念源自古代乐府,乐府是古代宫廷音乐的记录和传承机构。正始之音被视为乐府所记录的正统音乐,象征着正直和真实的价值观。

成语结构

  • 正始之音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的发言总是正始之音,让人十分信任他。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坚持正始之音,不要说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正始之音与正直、真实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例如,将“正始之音”与“真实的声音”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正始之音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了解古代音乐的发展和乐府的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讲正始之音,不要撒谎。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用正始之音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遵守正始之音的原则,不要作弊。4.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应该传播正始之音,不要散布谣言。

拆字解意

正始之音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