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忘祖
拼音shǔ diǎn wàng zǔ
含义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典故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近义词
崇洋媚外
反义词
饮水思源
英文翻译
forget one's own origin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成语举例: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数,不能读作“shù”。
成语辨形:典,不能写作“点”。
成语谜面:算经遗记冲之率
成语故事
《左传·昭公十五年》载:一次,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宴席间,周王问籍谈,晋何以无贡物,籍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何来贡物。周王就列举王室赐晋器物的旧典来,并责问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数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说列举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职掌呢?
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也常用来讥刺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详细解释
- 数典忘祖是指人们忘记了祖先的教诲和传统,没有对前人的功绩和贡献表示尊重和感激。这个成语是用来批评那些不知珍惜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的人,以及忽视前人的智慧和贡献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数典忘祖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不尊重前人的行为,比如忽视历史教训、不重视传统文化、不珍惜前人的努力等等。它可以用在教育场景、社会批评、文化传承等方面。
故事起源
- 数典忘祖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国君。相传,有一位国君非常聪明,他经常翻阅古代典籍,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然而,他的儿子却不尊重他的父亲,对他的努力和智慧视而不见。国君非常伤心和愤怒,于是用“数典忘祖”这个成语来形容他儿子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数典忘祖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其中,“数典”表示翻阅典籍,汲取智慧;“忘祖”表示忘记祖先的教诲和传统。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忘记了祖先的教诲和传统,不尊重前人的功绩和贡献。
例句
- 1. 他们这样不尊重前人的行为真是数典忘祖。2.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应该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记忆技巧
- 要记忆成语“数典忘祖”,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数着典籍,突然他忘记了自己的祖先,忽视了前人的智慧和贡献,这样就形成了“数典忘祖”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思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告诉我要尊重前人,不要数典忘祖。2. 初中生:我们应该学习祖先的智慧,不要数典忘祖。3. 高中生:现在的年轻人太容易数典忘祖了,不懂得珍惜传统文化。4. 大学生: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不能数典忘祖,应该传承和发展好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