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坐视
拼音shù shǒu zuò shì
含义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出处《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典故出处
《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近义词
束手旁观、袖手旁观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成语举例: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三节:“彼义侠之匈加利人,岂肯束手坐视此辜恩非礼之行哉!”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束手坐视是一个由动词和名词组成的成语。动词“束手”意味着将手捆绑起来,无法动弹;名词“坐视”表示坐着观看。束手坐视的含义是指在面对不正当的事情或不公平的行为时,袖手旁观,不采取任何行动。
使用场景
- 束手坐视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缺乏行动力、不敢站出来维护正义的人。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组织或国家对于重要问题的不作为和不予理睬。
故事起源
- 束手坐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当时,王莽篡夺了汉朝的皇位,但一些忠于汉朝的人却选择了袖手旁观,不敢采取行动。这个成语由此而来,用以批评那些对不正当行为无动于衷的人。
成语结构
- 动词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在社会不公正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束手坐视,应该积极参与改变。2. 面对邻居的纠纷,她选择了束手坐视,没有给予任何帮助。3. 团队出现问题时,领导不能束手坐视,应该采取行动解决。
记忆技巧
- 将“束手坐视”拆分为“束手”和“坐视”两个部分,联想到一个人将双手绑在一起,坐着观看而不采取行动的形象。你可以将这个形象与实际场景结合,如一个人束手旁观一场戏剧演出。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背景和含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考在线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看到别人被欺负,所以我不会束手坐视,会帮助他们。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同学作弊,但我不会束手坐视,我会向老师举报。3. 高中生:面对社会不公正的现象,我们不能束手坐视,应该积极参与改变。4. 大学生及以上:作为公民,我们不能束手坐视,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