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左衽
拼音pī fà zuǒ rèn
含义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典故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近义词
披发文身、被发左衽
英文翻译
dress like a barbaria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成语举例:或披发左衽,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晋·潘岳《西征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发,不能读作“fā”。
成语辨形:衽,不能写作“任”。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不久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被弟子们强拉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详细解释
- 披发:头发散乱;左衽:衣襟斜倚于左侧。这个成语形容人行走时头发散乱,衣襟斜倚于左侧的样子,多用来形容人行走时不整齐的样子。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描述人行走时不整齐的形象,也可以用于比喻人的行为举止不端正。
故事起源
- 《淮南子·劝学篇》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左衽的人,他的衣襟总是斜倚于左侧,头发也总是散乱不整。后来,人们就用“披发左衽”来形容人行走时不整齐的样子。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披发”,修饰部分为“左衽”。
例句
- 1. 他走路总是披发左衽,给人一种邋遢的感觉。2. 小明在操场上跑步时,衣襟总是披发左衽,看起来很潇洒。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披发左衽”与一个头发散乱、衣襟斜倚于左侧的人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形象化的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整齐、不整齐相关的成语,如“衣冠楚楚”和“不修边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路披发左衽地走进教室,把同学们都吓了一跳。2. 初中生:他的仪表太差了,总是披发左衽地出现在公共场合。3. 高中生:在大家整齐划一的队伍中,他的形象显得披发左衽,毫无纪律感。4. 大学生:虽然他的学术成就很高,但他的仪容仪表却总是披发左衽,给人一种不敬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