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邯郸
拼音xué bù hán dān
含义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典故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近义词
邯郸学步
英文翻译
imitate somebody in certain particulars <imitate somebody slavishly and lose one's own originali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成语举例: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学步邯郸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
详细解释
- 学步邯郸源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曾经发生过一次战争,结果赵国战败,被敌军占领。赵国的子民在邯郸遭到敌人的统治,他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压迫和限制。为了逃离敌人的控制,赵国的子民纷纷选择逃亡,但由于长期受到敌人的控制,他们的行走方式已经习惯成自然,走路时脚尖着地,仿佛在学步一般。后来,赵国恢复了自由,子民们回到了邯郸,但由于长时间的习惯,他们的行走方式并未改变,仍然保持着学步的姿势。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学步邯郸”的成语,形容学习态度不切实际,只是空谈和模仿,缺乏实际行动和深入思考。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不付诸实际行动的人。可以用于教育场景、工作场合或者日常生活中,提醒人们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注重实际行动和深入思考。
故事起源
- 学步邯郸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具体的来源和出处已经无法考证清楚,但这个成语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成语结构
- 学步邯郸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学步”表示模仿走路的动作,“邯郸”表示故事的背景。
例句
- 1. 他一直只是口头上说要努力学习,但从来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真是个典型的学步邯郸。2. 别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要学会实践,不要成为学步邯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学步邯郸”这个成语的故事情节来记忆。想象赵国的子民在邯郸学步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回到邯郸后仍然保持学步姿势的形象,通过这种生动的联想,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步邯郸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成语,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成语可以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成语的起源和使用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成为学步邯郸,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学校。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注重实际行动,不要只停留在说空话的阶段,不要成为学步邯郸。3. 高中生:我要努力思考问题,而不是盲目模仿他人,避免成为学步邯郸。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要注重实践,不要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不要成为学步邯郸。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