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披肝沥胆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ndǎn

披肝沥胆

拼音pī gān lì dǎn

含义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典故出处

  • 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近义词

  • 肝胆相照、诚心诚意

反义词

  •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英文翻译

  • speak without reserv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举例: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邹韬奋《经历 初出茅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披,不能读作“pēi”。
    成语辨形:沥,不能写作“裂”。
    成语辨析: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成语故事

  • 东汉时期,曹操率20万大军围攻徐州的刘备,刘备兵败投靠了袁绍,关羽带刘备的两位夫人陷于曹营,关羽帮曹操杀了袁绍的名将颜良与文丑。袁绍气得要杀刘备,刘备修书给关羽。关羽回信说一定要披肝沥胆为刘备效劳,于是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

详细解释

  • 披肝沥胆是指毫不保留地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披肝意为将内心深处的感情展露出来,沥胆意为倾尽所有的勇气和胆识。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样子。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表达真情实感时毫不掩饰、毫不保留的态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记载了一个关于披肝沥胆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但却遭到了诽谤和排挤。屈原深感委屈和无奈,于是决定披肝沥胆地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他写下了《离骚》一诗,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这个故事成为了披肝沥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成语“披肝沥胆”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披肝”是动词短语,意为展露内心感情;“沥胆”也是动词短语,意为倾尽所有勇气和胆识。

例句

  • 1. 他在演讲中披肝沥胆,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担忧。2. 她写的小说披肝沥胆,真实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世界的残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披肝沥胆拆解成“披肝”和“沥胆”两个词语来记忆。披肝可以联想到把内心的感情展露出来,沥胆可以联想到倾尽所有的勇气和胆识。可以通过联想这两个词语的意义来记忆整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真情实感相关的成语,例如“肝胆相照”、“肝胆相照”等,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披肝沥胆地表达我对妈妈的爱。初中生:他在比赛中披肝沥胆,全力以赴地展示自己的才华。高中生:面对社会的困难,我们应该披肝沥胆,坚持自己的信念。大学生:在辩论中,我们应该披肝沥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拆字解意

披肝沥胆成语造句

  • 披肝沥胆造句(精选42条)

    1、沐雨栉风,学海弄潮,神飞骏发;披肝沥胆,教坛毓秀,风翥龙翔。2、修仙门派勾心斗角,古老家族阴谋算计,禁地之中披肝沥胆,秘境之内险象环生……3、你看“雷哥”了吗?他不是傻帽傻憨;你学《奋斗》了吗?年轻人励志向前;你看《亮剑》了吗?男儿披肝...

  • 披肝沥胆造句,披肝沥胆的意思(精选12条)

    语义说明比喻赤诚相待,忠贞不二。使用类别用在「真诚相待」的表述上。例句01、每个国民都应该为国家披肝沥胆,誓死效忠。02、既然是好朋友,就应该披肝沥胆,以诚相待。03、我们是披肝沥胆的好兄弟,哪里是外人所能离间的?04、双方既已竭诚论交,就...

  • 披肝沥胆造句(精选11条)

    1、而他爱她,在她看来,则是一种怜悯,因此她就倾心相爱,披肝沥胆。2、每个国民都应该为国家披肝沥胆,誓死效忠。3、在我有难时,多亏有他这位披肝沥胆的朋友相助,否则还真不知该怎办!4、他组织真理标准大讨论,果断平反冤假错案,诚恳吁请小平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