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汹涌
拼音bō tāo xiōng yǒng
含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典故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近义词
波涛滚滚
英文翻译
The waves run hig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成语举例:钱钟书《围城》:“仰天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一转侧身体里就有波涛汹涌的声音。”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波涛汹涌形容海洋波浪猛烈汹涌的景象,引申为形容某种事物或情况非常激烈、猛烈、激荡不安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自然界的景象,也可用于形容社会局势、情感激烈等场景。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则故事。公元前552年,齐国国君齐宣公去世,他的儿子齐庄公继位,但是他的叔叔齐威王也有争夺王位的意图。齐威王勾结了几位列国的国君,企图推翻齐庄公。齐庄公得知后,决定亲自出征讨伐叛逆。他率领齐军渡过淮河,向着叛军的方向进发。当时淮河水势湍急,波涛汹涌,但齐庄公毫不畏惧,带领齐军勇往直前,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此后,人们将淮河波涛汹涌的景象与齐庄公的英勇形象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波涛汹涌”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次选举中,竞争激烈,舆论波涛汹涌。2. 暴风雨过后,海面上波涛汹涌,让人心生敬畏。3. 这场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比分波涛汹涌,最终以平局结束。
记忆技巧
- 可以根据成语的意思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幅波涛汹涌的海洋景象,想象海浪翻腾激荡的场面,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波涛汹涌相关的成语,如“波澜壮阔”、“波澜不惊”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海浪波涛汹涌,声音很大。2. 小学生:山洪暴发,河水波涛汹涌,冲垮了河边的房屋。3. 初中生:考试前的紧张气氛使得整个班级都波涛汹涌,大家都在拼命复习。4.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经济波涛汹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5. 大学生:这部电影情节紧凑,波涛汹涌,让观众看得非常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