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纲举目张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ngzhāng

纲举目张

拼音gāng jǔ mù zhāng

含义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典故出处

  • 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近义词

  • 提纲挈领

反义词

  • 轻重倒置

英文翻译

  • Once the key linkis grasped; everything else falls into plac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成语举例: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毛泽东《善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补语、分句;比喻条理清楚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纲,不能写作“钢”或“刚”。
    成语谜面:撒网

详细解释

  • 纲举目张形容事物的规模宏大,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纲举指主要的纲要和规划,目张指目标和计划。这个成语强调事物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并且按照这些目标和规划进行有条不紊的组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组织、计划、政策等方面的工作,表达事物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的状态。可以用来赞美一个组织的管理能力、一个团队的协作能力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君子之于其身,无不纲举。纲者,所以张也;目者,所以视也。”意思是说君子对待自己的行为,无不有所规划和目标。后来,这个成语也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的规划和目标。

成语结构

  • 纲举目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规划非常纲举目张,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计划。2. 这个学校的管理非常纲举目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明确的规定。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纲举目张的发音“gāng jǔ mù zhāng”和“刚举木杖”,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根木杖,站在高处,举起木杖,目光远望,纲举目张,表示他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纲举目张意思相近的成语,如“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等,扩大自己的成语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每天都给我们安排好学习任务,课堂上纲举目张,我们学得很有条理。2. 初中生:班级组织活动的时候,同学们纲举目张,分工明确,效果很好。3. 高中生:为了高考,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都纲举目张,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拆字解意

纲举目张成语造句

  • 纲举目张造句(精选35条)

    1、但所谓纲举目张,整体思路上是有了,但涉及到具体操作细节,就需要一份纲领性计划,或者说叫项目实施总案。2、在辨病的前提下进一步辨证,则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意义。3、常人急功好利,多求功法而不研求功埋,东究西参而自耗光阴,不识纲举目张之...

  • 纲举目张造句,纲举目张的意思(精选15条)

    一、语义说明比喻能执其要领,则细节自能顺理而成。使用类别用在「掌握要点」的表述上。例句01做事要能把握重点,才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02先抓住问题的重点,就能纲举目张,其它细节自可迎刃而解。二、语义说明比喻条理分明。使用类别用在「整齐清楚」...

  • 纲举目张造句(精选26条)

    纲举目张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近义词:提纲挈领1、不少工厂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了产品的纲举目张。2、纲举目张才能发现纷繁的现象和规律。3、...

  • 纲举目张造句(精选13条)

    纲举目张造句1、作为高中生,所写的作文不但要语言精当美韵,而且更要纲举目张,令读者回味无穷。2、运动会相关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有经验的老陈参与筹备工作,必可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3、这家公司的规画纲举目张,条理清楚,可以放心和他们合作。4、这...

  • 纲举目张造句(精选11条)

    1、因此,研究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内涵、原因和途径,具有纲举目张的效用。2、教学策略模型是一个纲,依据教学策略的模型,有关教学策略的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所谓纲举目张。3、领导纲举目张的一番讲话使员工听得心服口服。4、纲举目张,找到了宇宙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