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不顾身
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含义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出处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典故出处
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近义词
忿不顾身
英文翻译
dash ahead regardless of one's safe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成语举例:清军自得汉阳,湖南人士均愤不顾身,颇有灭此朝食之慨。★郭孝成《湖南光复纪事》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指人不惜生命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渤海大富翁石崇非常富有,他建一座金谷园别墅,专门供他喜欢的歌女绿珠使用。他被罢官在家,终日守着绿珠。中书令孙秀偶然见到十分有名的绿珠就动了心,向石崇索取未果,就派兵强取。绿珠愤不顾身,就跳楼而死。
详细解释
- 愤不顾身形容一个人对于某种不公或不义的事情感到非常愤怒,为了维护正义或追求真理,毫不顾忌个人的安危,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和危险。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对于社会不公、欺压弱者等不义行为感到愤怒并且毫不顾忌个人安危去为正义奋斗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中有“而愤不顾身以卫其君”之句,用来形容齐国大夫孙叔敖义愤填膺地保护君主的故事。
成语结构
- 愤不顾身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愤”、副词“不”、动词“顾身”构成。
例句
- 1. 他为了揭露丑闻,愤不顾身地冒着生命危险。2. 她愤不顾身地站出来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愤怒而身体燃烧着火焰,毫不顾忌地冲向困难和危险。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正义、勇敢等相关的成语,如“舍己救人”、“舍生取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有人欺负小动物,愤不顾身地冲上去制止。2. 初中生:她看到有人被欺负,愤不顾身地站出来为她辩护。3. 高中生:他对于社会的不公感到愤怒,愤不顾身地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