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广就狭
拼音shù guǎng jiù xiá
含义指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
出处宋·韦居安《梅裥诗话》上卷:“他人欲隐括此意,非累数十言不可,而公以二十八字尽之,真得束广就狭体。”
典故出处
宋·韦居安《梅裥诗话》上卷:“他人欲隐括此意,非累数十言不可,而公以二十八字尽之,真得束广就狭体。”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束广就狭是由“束”、“广”、“就”、“狭”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束”指限制、约束,“广”指广阔、宽广,“就”表示接近、靠近,“狭”表示狭窄、狭小。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思想、见识狭窄,缺乏广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思维狭窄,见识短浅,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思维固化、不愿接受新观念和思想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解老》。据说,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与老子有一次争论,韩非子表示自己可以把老子的思想束缚在一个小屋子里,而老子则表示他可以将韩非子的思想放在整个世界里。后来,人们用“束广就狭”来形容那些思维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思维太束广就狭了,总是无法接受新的观点。2. 这个人对文化艺术完全不感兴趣,真是束广就狭。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成四个汉字,然后根据字义进行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构造具体的场景和故事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思维开阔、见识广博的成语,如“博古通今”、“见多识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法太束广就狭了,不愿意尝试新的游戏。2. 初中生:有些同学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很低,思维有点束广就狭。3. 高中生:他的见识太狭窄了,总是对新的文化现象表示不理解,真是束广就狭。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拓宽自己的思维,不要束广就狭地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