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毙
拼音shù shǒu jiù bì
含义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典故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近义词
束手待毙、束手待死
英文翻译
helplessly wait for deat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等死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束手就毙是一个形容人在面对困境或危险时,因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而被迫接受失败或毁灭的结果。这个成语强调了无能为力和无法逃脱的无奈感。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没有任何办法或能力,只能任由事态发展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在竞争中被对手轻易击败,或者在困境中无法自救而被迫接受失败的结果。
故事起源
- 《战国策·楚策四》记载了一个关于束手就毙的故事。相传楚国的大将军春申君曾经带领楚军攻打齐国,但因为军队粮草供应不足,士气低落,最终被齐国击败。春申君在战败后,感到十分懊悔和自责,他说:“我束手无策,最终就像一个无助的人一样被击败了。”从此,束手就毙成为了形容无法自救而被击败的意象。
成语结构
- 束手就毙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束、手、就、毙。
例句
- 1. 在这场比赛中,我们的对手实力太强,我们束手就毙了。2. 他明明有机会挽救这个项目,但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最终束手就毙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被捆绑住双手,无法采取任何行动,最终被击败或毁灭的场景。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可以深入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例如,可以学习与军事和战争相关的成语,如兵荒马乱、攻无不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足球队在比赛中束手就毙,输给了对手。2. 初中生:他在数学竞赛中遇到了难题,束手就毙,没有得到高分。3. 高中生:面对学业压力和未来的选择,他感到束手就毙,不知道该怎么办。4.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很容易束手就毙。5. 成年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划和执行力,很容易束手就毙。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束手就毙”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