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伺蝉
拼音huáng què sì chán
含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典故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近义词
黄雀在后
英文翻译
The siskin waits upon the cicada. <carelessness for the coming disast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成语举例: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分句、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黄雀是一种小鸟,而蝉是一种昆虫。黄雀在树上筑巢,而蝉则在树枝上鸣叫。黄雀伺蝉的意思是黄雀等待蝉的时机,利用蝉的声音来引诱其他小鸟,然后捕食它们。这个成语比喻人们利用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利用别人的力量或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具有一定的贬义。例如,有人利用他人的努力来获得自己的成功,可以说他在黄雀伺蝉。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本书《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黄雀利用蝉的声音来引诱其他小鸟,并捕食它们。
成语结构
- 黄雀伺蝉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词语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黄雀伺蝉地利用别人的努力来获取自己的成功。2. 这个项目的成功是他黄雀伺蝉的结果,他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黄雀等待蝉的时机来利用蝉的声音捕食其他小鸟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利欲熏心”、“以邻为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利用小伙伴的帮助来完成作业,真是黄雀伺蝉。2. 初中生:她利用别人的努力来赢得比赛,真是黄雀伺蝉。3. 高中生:他黄雀伺蝉地利用他人的知识来通过考试。4. 大学生:他黄雀伺蝉地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来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