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水不漏
拼音chéng shuǐ bù lòu
含义比喻说理严密。
出处郭沫若《盲肠炎·穷汉的穷谈》:“我觉得他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正是盛水不漏,真正把共产主义运动说穿了。”
典故出处
郭沫若《盲肠炎·穷汉的穷谈》:“我觉得他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正是盛水不漏,真正把共产主义运动说穿了。”
近义词
滴水不漏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说理严密。
成语举例:郭沫若《盲肠炎·穷汉的穷谈》:“我觉得他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正是盛水不漏,真正把共产主义运动说穿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盛水,指装满水;不漏,指不会漏出。成语盛水不漏比喻人的能力、智慧等方面出众,毫不外泄,不露声色。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力出众,但又不张扬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机密或秘密保守得很好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故事中,魏公子为了考察自己的儿子的能力,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在一个瓶子里盛满水,但不能让一滴水漏出来。儿子接受了任务,但是无论怎么倒水,都无法做到不漏水。最后,儿子只好将瓶子打破,说:“瓶子破了,水就不会漏了。”魏公子听后大笑,赞叹儿子的聪明才智。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中的“盛水不漏”转化为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能力出众,但又不外露。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的才华盛水不漏,一直都是个低调的人。2. 这个项目的细节他处理得很好,盛水不漏。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装满水的瓶子,没有一滴水漏出来,表示能力出众,但又不外露。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藏龙卧虎”、“一表人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数学成绩盛水不漏,每次考试都是满分。2. 初中生:他的演讲能力盛水不漏,每次演讲都能引起观众的注意。3. 高中生:他的领导能力盛水不漏,班级的事务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4. 大学生:他的外语口语盛水不漏,每次和外国交流都非常流利。5. 成年人:他的商业计划盛水不漏,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