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在词典中的解释
háozhājiāngxún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拼音háo mò bù zhā,jiāng xún fǔ kē

含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典故出处

  • 《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近义词

  •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成语举例:〖示例〗《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古人所见远矣。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五》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毫末,指极细小的东西;札,指写字或记事的小片。将寻,指寻找;斧柯,指斧子的柄。成语意为寻找事物时没有头绪,就像在找斧子的柄一样。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寻找事物时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或者指追求目标时没有明确的方向。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昭公二十一年,鲁国大夫子贡在寻找斧子的柄时,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孔子看到后,用这个成语形容子贡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词语组成,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例句

  • 1.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不能毫末不札,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2. 他对这个项目毫末不札,没有任何头绪。3.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要有明确的方向,不要毫末不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找斧子的柄时,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和其它中国文化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参加相关的课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找自己的书包时,毫末不札,找了很久才找到。2. 初中生:我在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毫末不札,不知道该怎么解决。3. 高中生:我在准备考试时,发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一无所知,毫末不札,感到很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