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
拼音zhèng dà guāng míng
含义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典故出处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近义词
光明磊落
反义词
心怀叵测、偷偷摸摸
英文翻译
just and honourab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成语举例:我们做得都是正大光明的事。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析:正大光明和“光明磊落”;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有时可通用。但“光明磊落”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正大光明”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成语谜面:中秋月;十五的月亮
歇后语:一耳光打在小秃头上
详细解释
- 正大光明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态度正直、光明磊落,毫不隐瞒或偷偷摸摸。它强调了诚实和坦率的品质,表示一个人在做事时完全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欺骗、隐瞒或不光明的事情。
使用场景
- 正大光明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夸奖人的行为态度诚实、光明磊落。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不偷不摸,不做任何欺骗行为,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正直的人,或者用来批评那些不诚实、欺骗他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正大光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陈涉世家》。故事中,陈胜和吴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起义军领袖,他们起义反抗秦朝的暴政。在他们的起义军中,有一位叫做陈涉的青年,他非常正直和光明磊落,所以大家都称他为“正大光明的陈涉”。这个故事成为了正大光明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正大光明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正”、“大”和“光明”。
例句
- 1. 他一直以正大光明的方式经营生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2. 这个政府应该以正大光明的方式处理问题,让人民感到公平和正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阳光下,胸部挺得很直,表示他是一个正直、光明磊落的人,不做任何欺骗或不光明的事情。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诚实、正直相关的成语,如“光明正大”、“光明磊落”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来进一步了解这些成语的使用场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正大光明的同学,因为他们从不作弊。2. 初中生:老师说,只有正大光明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会坚持正大光明的原则,不做任何作弊行为。4. 大学生:在社会上,我们应该以正大光明的态度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5. 成年人:作为一名公务员,我要以正大光明的方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