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疯卖俏
拼音zhuāng fēng mài qiào
含义假装疯癫,卖弄风骚
出处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一场:“那个叫做什么木兰的就是她,装疯卖俏的。”
典故出处
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一场:“那个叫做什么木兰的就是她,装疯卖俏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假装疯癫,卖弄风骚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装疯卖俏是一个形容词性短语,用来形容某人故意表现出一种疯狂或傻乎乎的样子,同时也展示出一种娇媚或撒娇的态度。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赞赏,以达到某种目的。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表演或行为不真实、不自然,只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和欢心。例如,在社交场合上,有些人可能会故意扮演出一种傻乎乎或疯狂的形象,以吸引他人的关注和赞赏。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追求爱情或争取机会时,故意采取出奇制胜的方式来吸引对方的注意。
故事起源
- 装疯卖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浮生六记》一书中。故事中,一个名叫李千金的女子为了吸引一个富商的注意,故意表现出疯疯癫癫的样子,并卖弄娇媚,最终成功引起了富商的注意和喜欢。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语组成,分别是“装疯”和“卖俏”。其中,“装疯”表示故意装作疯疯癫癫的样子,而“卖俏”表示故意卖弄娇媚的态度。
例句
- 1. 她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装疯卖俏。2. 那个小女孩在舞台上装疯卖俏,引起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故意装疯卖俏的场景,然后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发音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表演、戏剧或艺术相关的成语,以扩展对于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课堂上装疯卖俏,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2. 初中生:为了吸引心仪的同学的注意,小芳在操场上装疯卖俏。3. 高中生:考试前,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李华在课堂上装疯卖俏。4. 大学生:为了在表演比赛中脱颖而出,小红在舞台上装疯卖俏。5. 成年人:为了在聚会上引起他人的注意,小玲装疯卖俏,让大家都对她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