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
拼音zhèng jīn wēi zuò
含义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典故出处
《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近义词
整衣危坐、肃然危坐
反义词
威义不肃
英文翻译
straighten one's clothes and sit proper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成语举例: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 ★郭沫若《学生时代 到宜兴去》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恭敬严肃地坐着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正,不能读作“zhēnɡ”。
成语辨形:坐,不能写作“座”。
成语辨析:正襟危坐与“一本正经”有别:正襟危坐侧重于形容仪表;“一本正经”侧重于形容神态。
成语谜面:端正坐姿
详细解释
- 正襟危坐是指坐姿端正、态度认真的样子。正襟指挺直的衣襟,危坐指坐得端正而不散漫。这个成语形容人在学习、工作或会议等场合,坐得端庄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
使用场景
- 正襟危坐常用于形容人在正式场合时的庄重态度,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或者会议上与人讨论问题时的认真态度。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说项羽与刘邦在垓下会面商讨大事,刘邦坐得端正认真,而项羽则懒散地斜倚在椅子上。后来事情发展,刘邦成为了汉朝的创立者,而项羽则失败了。正襟危坐这个成语就是由此故事而来。
成语结构
- 正襟危坐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正襟”是形容词短语,表示坐得端正;“危坐”也是形容词短语,表示坐得认真。
例句
- 1. 学生们在考试前都要正襟危坐,认真复习。2. 在公司会议上,大家都正襟危坐,等待领导的讲话。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正襟危坐与坐在椅子上的姿势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坐得端庄认真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坐姿态度相关的成语,如“坐怀不乱”、“坐享其成”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上课时,老师要求我们正襟危坐,认真听讲。2. 初中生:考试时,同学们都正襟危坐,努力答题。3. 高中生: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我坐在台上,正襟危坐,保持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