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先启后
拼音shéng xiān qǐ hòu
含义绳:继承,继续;启:开创,引出。继承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出处宋·岳飞《题许虎侯像》:“至德显忠,绳先启后。”
典故出处
宋·岳飞《题许虎侯像》:“至德显忠,绳先启后。”
近义词
承先启后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绳:继承,继续;启:开创,引出。继承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绳先启后这个成语中的“绳”指的是绳子,“启”指的是拉动,推动。“绳先启后”比喻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推进或处理事物,先做一部分,然后再做另一部分,不可颠倒顺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按照先后次序进行事物的推进,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或进行复杂的工作时,要有条不紊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故事起源
- 据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绳先启后,不可颠也。”这个故事是说齐国有一位名叫绳先的人,他在拉绳时总是先拉后面的绳子,再拉前面的绳子。这种先后顺序的处理方式使得工作更加有序,也在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绳”、“启”和“后”构成。
例句
- 1.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按照绳先启后的原则,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2.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绳先启后的顺序,先打好基础,再深入学习更高级的知识。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根绳子的两端,先拉后面的部分,再拉前面的部分,这样才能保持绳子的整齐有序。可以将这个形象与绳先启后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顺序、先后次序相关的成语,如“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做作业时要按照绳先启后的顺序,先写完数学题,再写语文作业。2. 初中生:学习英语时,我们要按照绳先启后的原则,先掌握基础单词和语法,然后再进行阅读和听力训练。3. 高中生: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按照绳先启后的顺序,先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再进行模拟考试和弱项的针对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