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
拼音ān jū lè yè
含义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典故出处
《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近义词
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反义词
民不聊生、水深火热
英文翻译
enjoy a good and prosperous lif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成语举例:反动军阀的残暴统治,使广大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只能四处逃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中性,褒义,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成语辨形:乐业,不能写作“落叶”。
成语辨析:“安”在此处不作动词;而当形容词用。
成语谜面:家有喜事;甘当专职作曲家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 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详细解释
- 安居乐业是一个由“安居”和“乐业”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安居”表示人们居住的环境稳定安定,没有战乱、灾害等不安因素的干扰;“乐业”表示人们从事的职业或工作使他们感到满足和快乐。安居乐业强调了人们在一个安宁的环境中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也可以用于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故事起源
- 《孟子·尽心上》记载了孟子对“安居乐业”的看法。孟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安居乐业的环境中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后来,这个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形成了成语“安居乐业”。
成语结构
- 主谓宾结构,其中“安居”和“乐业”分别是动词短语,表示人们的居住状态和工作状态。
例句
- 1. 他在一个美丽的城市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2. 她通过努力工作,终于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安居乐业”拆分为“安居”和“乐业”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分别表示居住和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在美丽环境中安居乐业的人,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安居乐业”相关的成语,如“安居乐业,乐在其中”、“安居乐业,乐业安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在一个安居乐业的城市里上学。2. 初中生:我努力学习,将来可以找到一份安居乐业的工作。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安居乐业梦想。4. 大学生:我将来希望能够在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中创业。5. 成年人:我希望我的子女能够在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