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领提纲
拼音qiè lǐng tí gāng
含义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出处清·陶澍《重刻序》:“江陵张文忠公起而振之,挈领提纲,综核名实,法肃于庙堂之上,而令行于万里之外。”
典故出处
清·陶澍《重刻序》:“江陵张文忠公起而振之,挈领提纲,综核名实,法肃于庙堂之上,而令行于万里之外。”
近义词
提纲挈领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成语举例:郭孝成《云南光复记》:“则凡国家建造之法,与夫人民权义所关,均应挈领提纲,折衷至当。”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简明扼要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挈领提纲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挈领”、“提纲”。其中,“挈领”意为抓住领子,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掌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提纲”指事物的纲领、大纲,比喻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挈领提纲的意思是领导者或组织者应该抓住事物的关键,并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
使用场景
- 挈领提纲常用于描述领导者在组织工作、制定计划或安排任务时的能力和作用。它可以用来赞美那些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引导他人的领导者,也可以用来教育和激励他人在工作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故事起源
- 挈领提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三年》中。当时,齐国的大夫鲍牧在向国君建议对外战争时,用了“挈领提纲”的比喻,意味着领导者应该明确目标,抓住事物的关键,以便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引导他人。
成语结构
- 挈领提纲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其中“挈领”为动词短语,表示抓住领子,喻意抓住事物的关键;“提纲”为名词,表示明确的计划和目标。
例句
- 1.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他总是能够挈领提纲,使团队的工作有条不紊。2.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应该挈领提纲,明确目标,以便能够更好地组织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挈领”理解为抓住事物的关键,将“提纲”理解为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领导者抓住领子,表示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手中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明确的计划和目标。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如“有条不紊”、“明确目标”、“组织引导”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挈领提纲,带领我们做游戏,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挈领提纲,带领大家一起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3. 高中生:领导者应该挈领提纲,明确目标,以便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团队的工作。4. 大学生:在研究项目中,我们要挈领提纲,明确目标,以便能够高效地完成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