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似悬河
拼音kǒu sì xuán hé
含义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近义词
口若悬河、口如悬河
反义词
沉默寡言
英文翻译
have a great flow of speec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成语举例:从无心闲话里谈到十三妹,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不必等人盘问,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口才很好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口似悬河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连绵不断,像悬挂在峡谷中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淌。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口才非常好,能够连续不断地说出一连串的话。
使用场景
- 口似悬河一般用于夸奖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出色,能够滔滔不绝地说话。可以用在表扬演讲者、主持人、辩论选手等具有出色口才的人身上。
故事起源
- 《后汉书·韩长孺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韩长孺,河南洛阳人也,口似悬河,舌如利剑,国士无双。”这段话形容了韩长孺的口才非常好,能够连续不断地说出一连串的话,就像悬挂在峡谷中的河水一样。后来,这个描述被人们引用并演变成了成语口似悬河。
成语结构
- 口似悬河是由“口”、“似”、“悬河”三个字组成的。口表示说话的能力,似表示像,悬河表示悬挂在峡谷中的河水。
例句
- 1. 他的口才真是口似悬河,让人听得目瞪口呆。2. 演讲者的口才非常出色,能够连续不断地说话,简直就是口似悬河。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口似悬河中的“口”字,想象一个人的嘴巴像一个悬挂在峡谷中的河水,不停地流淌,连绵不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口才好的成语,例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口才真是口似悬河,每次上课都能讲得很有趣。2. 初中生:演讲比赛中,他的口才非常出色,简直就像口似悬河一样。3. 高中生:辩论比赛中,他的口才非常了得,能够连续不断地说出一连串的观点,真是口似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