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自得
拼音yáng yáng zì dé
含义十分得意的样子。
出处语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典故出处
语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近义词
洋洋得意、扬扬得意
反义词
垂头丧气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十分得意的样子。
成语举例:反使我辈鞭胸杖背,出财为赏,汝曹犹扬扬自得,独不愧天地乎!★《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元年》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得意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乘车外出,他在车上温良谦恭,而他的车夫挥动鞭子策马而行,意气扬扬,甚为自得。车夫的妻子瞧见后回家劝车夫不要那样扬扬自得、仗势自侍。车夫第二天就立即更正自己的态度,晏婴认为他是可塑之才。
详细解释
- 扬扬自得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扬”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扬”字表示得意扬扬、昂首阔步的样子,而“自得”则表示心满意足、自我陶醉的情绪。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因为某种成就或得意的事情而显得得意扬扬、心满意足的样子。
使用场景
- 扬扬自得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某种成就而显得得意扬扬的情况。例如,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他可以扬扬自得地告诉同学们他的成绩;一个职场新人在工作中获得了领导的表扬,他可以扬扬自得地向同事们展示自己的成就。
故事起源
- 关于扬扬自得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这个成语的形象描绘了一个人得意扬扬的样子,可以说是中国人对于自我满足和自信的一种表达。
成语结构
- 扬扬自得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动词”,其中,“形容词”表示心情状态,“动词”表示动作。
例句
- 1. 他考了满分,扬扬自得地走进了教室。2. 她赢得了比赛,扬扬自得地举起了奖杯。3. 他拿到了心仪的工作,扬扬自得地向家人们分享了好消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扬扬自得”与得意扬扬、心满意足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就、自满、自信等相关的成语,如“得意忘形”、“洋洋得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扬扬自得地告诉了爸爸妈妈。2. 初中生:我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扬扬自得地向同学们展示了我的奖杯。3. 高中生:我通过了理想大学的入学考试,扬扬自得地告诉了我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