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未然
拼音fáng huàn wèi rán
含义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典故出处
《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近义词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
反义词
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
英文翻译
prevent trouble before it happen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成语举例:各单位必须加强防火措施,以防患未然。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事前预防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患,不能读作“chuàn”。
成语辨形:未,不能写作“末”。
成语辨析:防患未然和“未雨绸缪”;都有“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来预防”的意思;“未雨绸缪”是直陈性的;偏重在“备”。防患未然能用来表示“防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未雨绸缪”不能。
成语谜面:禁烟;灭火器
成语故事
从前一人去探望他的朋友,见朋友家炉灶设计不合理,便提出改灶搬柴的建议,主人没有采纳。不久主人家房子着火,人们纷纷帮助救火,主人备酒杀牛感谢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人,人们提出应该感谢那个改灶搬柴的人。
详细解释
- 防患未然意为在问题出现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发生。它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后悔。
使用场景
- 防患未然常用于告诫人们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潜在的危险或问题。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喻老》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国家的国君非常担心国家会受到外敌的侵略,于是他决定提前采取措施,加强国家的防御力量。他派人去修筑城墙、加强军队的训练,以防备外敌的入侵。后来,他的预判成为了现实,外敌果然来袭,但国家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成功地击退了敌人。这个故事成为了“防患未然”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成语“防患未然”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防”、“患”、“未”、“然”。
例句
- 1. 我们应该学会防患未然,提前做好准备。2. 在开始旅行之前,我们应该对行程进行仔细规划,防患未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防患未然”拆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防”字,表示预防;然后记住“患”字,表示问题或危险;最后记住“未然”,表示在问题发生之前。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结合起来,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防患未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防患未然,不要等到考试前才开始复习。2. 初中生:在网络上要保护个人信息,防患未然,避免被骗。3. 高中生:学习要早规划,防患未然,不要等到高考前才想起复习。4. 大学生:在创业之前要做好市场调研,防患未然,避免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