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道短
拼音lùn cháng dào duǎn
含义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典故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近义词
说长道短
英文翻译
talk about somebody's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成语举例:我们不要对别人论长道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同“说长道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论长道短是一个贬义词语,表示评判事物或人物时只看外表,不顾及内在因素。它指的是人们只关注事物或人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物或人的本质和内在价值。这种评判方式是片面和肤浅的,容易导致误判和偏见。
使用场景
- 论长道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品质的人。它可以用于描述对人物、事物或观点的评价,指出评价者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去深入了解和思考。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了一个关于论长道短的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外貌丑陋被赶出国门,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君主,并以其智慧和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善于发现和欣赏事物或人的内在价值。
成语结构
- 论长道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论”、“长”、“道”和“短”。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论长道短,从来不去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2. 不要只看外表,要学会看到事物的内在价值,不要论长道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论长道短”与评判事物只看外表而不考虑内在因素的行为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将其与故事起源中的公子重耳的经历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评判、观点和表面现象相关的成语,如“见微知著”、“一叶障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只看到我穿的衣服旧了,却论长道短,不知道我内心的善良和努力。2. 初中生:有些人总是论长道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3. 高中生:在评价一个人或事物时,我们应该全面考虑,不要只是论长道短,否则会失去更多的机会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