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逐逡
拼音hán lú zhú qūn
含义逡,狡兔名。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狡兔名。”
典故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狡兔名。”
近义词
韩卢逐鵕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逡,狡兔名。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
成语举例:宁骖罢服羸全以自终,岂能与韩卢逐逡而斗行步之工。★明·何景明《蹇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传说古代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是韩子卢,而跑得最快而且狡猾的兔子是东郭逡。一天一只韩子卢追逐东郭逡,围绕三座山跑了五圈,韩子卢还是没有追上东郭逡,结果两者都累死了。一个农夫刚好路过,轻易地捉住韩子卢和东郭逡。
详细解释
- 韩卢逐逡是由三个古代人名组成的成语,分别为韩信、卢绾和逡巡。韩信是汉朝初年的名将,卢绾是他的心腹谋士,逡巡则是指行走踌躇不前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因害怕而逃避、退缩的情景。
使用场景
- 韩卢逐逡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胆怯退缩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那些胆小怕事、不敢面对挑战的人。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当时,韩信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以智勇双全而闻名。卢绾是他的得力助手,为他出谋划策。而逡巡则是指韩信在一次战斗中遇到强敌时,因为害怕而踌躇不前,最终败退。后来,人们将这个情景形象地用成语韩卢逐逡来描述逃避、退缩的行为。
成语结构
- 韩卢逐逡是由三个人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面对困难,他韩卢逐逡,没有一点勇气。2. 面对挑战,我们不能韩卢逐逡,应该勇往直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韩信和卢绾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形象,而逡巡则是形容一个人踌躇不前的样子。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韩信和卢绾的历史故事,可以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他韩卢逐逡,不敢做出决定。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韩卢逐逡,应该勇敢面对。3. 高中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勇往直前,不要韩卢逐逡。4. 大学生:面对职场的挑战,我们不能韩卢逐逡,要勇敢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