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沾沾自衒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nzhānhái

沾沾自衒

拼音zhān zhān zì hái

含义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出处宋·陆游《南唐书·锺谟传》:“[锺谟李德明]天资皆浮躁,沾沾自衒。”

典故出处

  • 宋·陆游《南唐书·锺谟传》:“[锺谟李德明]天资皆浮躁,沾沾自衒。”

近义词

  • 沾沾自满、沾沾自喜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沾沾自衒是一个贬义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自负,自我吹嘘,自以为是。这个成语中的“沾沾”表示附着、沾染、沾依的意思,指一个人过于自满,总是把自己的长处夸大,把别人的缺点放大。而“自衒”则表示自我吹嘘、自夸。整个成语意味着一个人过于得意忘形,只关注自己,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自负、自我吹嘘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谈论自己的时候总是夸大其词,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比如在工作场合,一个员工总是夸耀自己的成绩,而不关心其他同事的工作表现,这时可以使用“沾沾自衒”来批评他。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三年》。故事中,齐国的宣公在宴会上请客人吟诗,一位叫作子产的客人自夸自己的才华非凡,不肯让其他人发言。他的自大行为引起了其他客人的不满,于是有人用“沾沾自衒”来形容他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沾沾”是形容词短语,表示附着、沾染的意思;“自衒”是动词短语,表示自我吹嘘、自夸的意思。整个成语结构简洁明了,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过于自负的状态。

例句

  • 1. 他总是沾沾自衒地说自己的成就,却不了解别人的努力。2. 这位明星沾沾自衒,以为自己无所不能。3. 别人的成功他总是看不得,总是沾沾自衒。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创造一个故事情节,想象一个人总是自夸自己的才华,不肯让别人发言,这个人就是“沾沾自衒”的典型。2. 将成语拆解成两个部分记忆,沾沾、自衒,分别表示过于自满、自我吹嘘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常用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沾沾自衒地说自己最聪明。2. 初中生:这个学生沾沾自衒地说自己是全班最优秀的。3. 高中生:他总是沾沾自衒地夸耀自己的成绩,不关心其他同学的努力。4. 大学生:这个学生在论坛上沾沾自衒,以为自己的见解最高明。5. 成年人:他总是沾沾自衒地说自己是公司里最出色的员工,却不了解其他人的努力。

拆字解意

沾沾自衒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