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蚍蜉撼大树在词典中的解释
hànshù

蚍蜉撼大树

拼音pí fú hàn dà shù

含义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典故出处

  •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近义词

  • 蚍蜉撼树

英文翻译

  • 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big tree (ridiculously overrating one's own strength)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成语举例: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唐朝时期,李白、杜甫刚去世不久,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韩愈对此很不满意,就写给好友《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得到张籍的赞同。

详细解释

  • 蚍蜉是一种非常微小的昆虫,大树代表强大的力量。成语“蚍蜉撼大树”比喻微小的力量试图挑战或影响强大的力量,但结果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力量微弱、实力不足以与强大的对手抗衡,却仍然试图挑战或影响对方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蚍蜉想要撼动大树的故事。蚍蜉尽管力量微小,但却不愿屈服于大树,最终以微不足道的力量撼动大树。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为成语,形容微小的力量试图挑战强大的力量。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只是一个蚍蜉,怎么能撼动大树呢?2. 这些小丑企图撼动大树,结果只是徒劳无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微小的蚍蜉试图用它微弱的力量撼动一棵巨大的大树,这个场景会比较生动,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弱不禁风”等,它们都是形容微小的力量无法抵挡强大的力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知道蚍蜉撼大树的故事,就像小朋友试图推动一座大山一样。2. 初中生: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不怕困难,总是像蚍蜉撼大树一样,勇敢面对挑战。3. 高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试图挑战老师的权威,但他只是个蚍蜉,根本撼不动大树。

拆字解意

蚍蜉撼大树成语造句

  • 蚍蜉撼大树造句(精选15条)

    1、这场景当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2、罗钦吓得一头冷汗,当即将他的掌法手了回去,他的掌法,在幻元境强者面前,无疑是蚍蜉撼大树了。3、可笑蚍蜉撼大树,螳臂挡车败无几。4、吴下宇早已爬起,看到师兄对方知乐出手,知道没有自己的份,索性站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