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闳大不经在词典中的解释
hongdabujing

闳大不经

拼音hong da bu jing

含义指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典故出处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近义词

  • 闳侈不经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成语举例:谓层叠而上之古史阶段,至道家阴阳家而突飞猛进者,非仅以两家之好为荒唐之言,与闳大不经之语也,尚有事实之证据在。★罗根泽《诸子考索·晚周诸子反古考·商君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语言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闳大,形容言谈轻浮,不严肃;不经,形容不懂事理,不思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言谈举止轻佻,不庄重,不稳重,缺乏思考和懂事理。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批评某人言行轻浮、不懂事理的情况。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演讲等场合。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一段描述,杨震对公孙述说:“闳大不经,公孙何以事之?”意思是公孙的言行轻佻,不懂事理,杨震不明白为什么要与他交往。这段对话成为了后来成语“闳大不经”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副词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闳大不经,缺乏庄重和思考。2. 这个人轻佻的举止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闳大不经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闳大不经”拆分成“闳大”和“不经”两部分记忆。闳大表示言谈轻浮,不经表示不懂事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语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轻佻不经”、“轻狂不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总是闳大不经,老师常常批评他。2. 初中生:这个人说话总是轻佻不经,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3. 高中生:他的言行轻浮,不懂事理,被老师称为闳大不经的典型代表。

拆字解意

闳大不经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