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含义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典故出处
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近义词
左图右史、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反义词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英文翻译
enough books to make the ox carrying them sweat or to fill a house to the reft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举例: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封三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汗,不能读作“hán”。
成语辨形:汗,不能写作“汉”;充栋,不能写作“冲动”。
成语辨析:①汗牛充栋和“浩如烟海”;都可形容书很多。但汗牛充栋仅表示“多”;可形容著作多、书多;“浩如烟海”不仅指书多;还可形容文献、资料、诗词、生活事件的繁多。②见“车载斗量”。
成语故事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为圣人,当时就有三千人跟随他学习。当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曾经整理和修改过《春秋》等。孔子说“春秋以义”,也就是要用《春秋》来让人们明白“义”。但是孔子一生没有写什么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论语》中说,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天道”的问题,孔子说:“我不想说这个。”子贡说:“夫子如果不说的话,我们如何能照着去做呢?”孔子说:“天道怎么能说得清呢——四季因它而运行,万物因它而生长。天道怎么能说得清呢?”这也许是孔子不写的原因吧。
唐代柳宗元说:“自从孔子修改过《春秋》以后,给它作传的人就多起来了,当时就有五家《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成百上千的人为它们作注讲疏,写出了很多见解不一的著作。这些书堆起来能塞满屋子,运出去要使牛马都累得出汗。”。
详细解释
- 汗,流汗;牛,牛群;充,填满;栋,房梁。原指牛群汗流浃背,填满了牛舍,后来引申为书籍众多,知识丰富。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书籍或知识丰富的场合,也可用于形容某个地方的藏书丰富。
故事起源
-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记载:“故夫学者为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句话就是成语“汗牛充栋”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真是汗牛充栋。2. 这位学者的知识真是汗牛充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想象一座充满了汗流浃背的牛舍,里面堆满了书籍,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图书馆、藏书文化等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汗牛充栋,有很多好看的故事书。2. 初中生:我喜欢读书,家里的书架也汗牛充栋,各种类型的书都有。3. 高中生:老师说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让我们的头脑也汗牛充栋。4. 大学生:大学的图书馆真是汗牛充栋,每次去都有新书上架。5. 成年人:我一直都喜欢读书,家里的书房汗牛充栋,有好多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