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请高明
拼音lìng qǐng gāo míng
含义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倘若这女客不要,还得主人另请高明。”
典故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倘若这女客不要,还得主人另请高明。”
近义词
另谋高就
英文翻译
find someone better qualified than myself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成语举例:这件事我无能为力,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常用来作为推脱任务的用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另请高明是指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主动向别人请教更高明的意见或建议,以便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谦虚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需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使用场景
- 另请高明常用于表达谦虚和求知欲望的场合,特别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或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例如,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可以对同事或上级说:“我对这个问题不是很有把握,可以请您另请高明吗?”这样表达自己的谦虚和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
故事起源
- 另请高明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据说,有一位名叫孔明的智者,他非常聪明而且善于解决问题。有一次,一个人来找他请教问题,孔明回答说:“我也不是万事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别人请教。”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开始使用“另请高明”来表示请教他人更高明的意见。
成语结构
- 另请高明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分别是“另请”、“高明”。其中,“另请”表示另外请求,表示主动向他人请教;“高明”表示高明的意见或建议,指别人比自己更有智慧和经验。
例句
- 1. 我对这个问题不太确定,我想另请高明。2. 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应该另请高明,听听别人的意见。3.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勇于另请高明,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另请高明”与“请教别人更高明的意见”相连来记忆。同时,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高山上,向远处的智者请教问题,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请教明师”、“虚心请教”等,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做这道数学题,我要另请高明。2. 初中生:我在写作文时遇到了困难,我想另请高明,希望能得到更好的建议。3. 高中生:我对选大学专业有些迷茫,我打算另请高明,听听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