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画地成牢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àchéngláo

画地成牢

拼音huà dì chéng láo

含义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出处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典故出处

  • 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近义词

  • 画地为牢

英文翻译

  • draw a circle on the ground as a house of detention for somebody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画地成牢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画地指的是用线或其他方式勾勒出界限,成为一种约束;成牢指的是建立固定的边界或限制条件。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勾勒出界限或规定条件来限制行动或行为。它用来形容人们通过设定明确的规则或限制,来确保自己的利益或权益不受侵犯。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各种限制行动或行为的情况。例如,当一个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双方通过明确的条款和条件来确保彼此的权益;当一个组织或政府制定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们的行为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齐宣王派遣使者去楚国求和,但楚国国君楚庄王并不愿意与齐国建立友好关系。于是,齐国的使者在楚国的地盘上画了一条线,表示这是齐国的领土。楚庄王看到后很生气,但他却没有将齐国的使者赶走,而是接受了齐国的要求。从此以后,人们用“画地成牢”来形容通过勾勒出界限来确保自己的利益或权益不受侵犯。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画”、“地”和“成牢”。

例句

  • 1. 他们通过签订合同,画地成牢,确保了双方的权益。2. 这个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画地成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意思与画地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地上用线勾勒出一个固定的区域,形成牢固的边界,从而限制了行动和行为。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了解成语的背后故事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画地成牢,规定只能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要画地成牢,不能随便打断或离开座位。3. 高中生:考试的时候,我们要画地成牢,不能抄袭或作弊。4. 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时,我们要画地成牢,遵守组织的规定和要求。

拆字解意

画地成牢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