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怨
拼音dōng zhēng xī yuàn
含义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出处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典故出处
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成语举例:古先哲王,东征西怨。顾予不德,重以劳人。★唐·陆贽《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东征西怨的“东征”指的是东方征战,而“西怨”则表示西方的抱怨。这个成语形容人在进行征战时,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抵抗和困难,还要承受来自后方的不满和抱怨。它强调了征战的艰辛和压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军事、政治或商业等领域中,人们在进行某项任务或计划时,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困难,还要承受内部的抱怨和不满。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追求目标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征战的过程中,征战者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抵抗和困难,还要承受来自后方的不满和抱怨。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的描述,生动地表达了征战的压力和困境。
成语结构
- 东征西怨由“东征”和“西怨”两个词语组成。它的结构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
例句
- 1. 在这次商业竞争中,我们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承受来自内部的东征西怨。2. 这位领导在推行改革时,不仅要面对各方的阻力,还要承受来自内部的东征西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征战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抵抗,还要承受来自后方的不满和抱怨的压力。这样的情景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古代战争的背景和战略。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竞赛中,我们不仅要面对其他班级的困难,还要承受来自老师的东征西怨。2. 初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面对各科目的挑战,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东征西怨。3. 高中生:在准备大学申请时,我们不仅要面对高考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自己内心的东征西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