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神晦迹
拼音tāo shén huì jì
含义指隐藏踪迹。
出处《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冲天。”
典故出处
《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冲天。”
近义词
韬声匿迹
英文翻译
hide one's light and live in seclus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隐藏踪迹。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韬指隐藏,神指才能,晦迹指不显露。这个成语形容有才能或者有本事的人,不轻易展示出来,而是保持低调,隐藏自己的才华。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有才能但不喜欢炫耀的人,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不要过于张扬自己的才能,要保持低调。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当时,晋国有一位名叫韩宣子的贤人,他有很高的才能,但却不喜欢显露自己。他常常隐居在深山中,不与人交往。后来,他被昭公任命为相国,但他还是保持低调,不愿意公开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有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韬”、“神”和“晦迹”。
例句
- 1. 他一直韬神晦迹,不愿意公开展示自己的才能。2. 这位画家一直韬神晦迹,只在一些小展览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韬神晦迹”与隐藏自己的才能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把自己的才能藏在了黑暗中,不轻易显露出来。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才能相关的成语,如“藏拙”、“光明正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直韬神晦迹,不轻易展示自己的画画才能。2. 初中生:他虽然很聪明,但总是韬神晦迹,不愿意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才能。3. 高中生:他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但却一直韬神晦迹,没有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4. 大学生:他是个天才程序员,但他韬神晦迹,只在一些小圈子中展示自己的编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