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自卑
拼音dēng gāo zì bēi
含义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出处《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典故出处
《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近义词
循序渐进
英文翻译
He who would climb the ladder must begin at the botto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成语举例:《北齐书·魏收传》:“跬步无已,至于千里。覆一篑进,及于万仞。故云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事情必须循序渐进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登高自卑是指在高处俯瞰景色时,由于自身的能力或成就感不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常常出现在看到他人的优点或成就时,自己会觉得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弱或不足以与之媲美。
使用场景
- 登高自卑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的优点或成就时,自己感到自卑或失落的心理状态。在社交场合、工作环境或学习中,当看到他人的成功或优点时,可能会出现登高自卑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登高自卑的成语来源于《庄子·秋水》一篇,其中有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原终投湘水之滨,骚人久屈于拘幽之室。天下之士,不饮盗泉之水,不登机兰之舟,不栖冯唐之室,不腆李广之衣。”这句话意味着人们不愿意屈服于平庸,而是追求更高更好的境界。因此,登高自卑成为了形容人们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看到他人的优点或成就时自己产生的自卑情绪。
成语结构
- 登高自卑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登高”和“自卑”。
例句
- 1. 在朋友的婚礼上,我看到他们幸福的样子,心里不禁产生了登高自卑的感觉。2.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每次看到别人更优秀的时候,我都会陷入登高自卑的情绪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登高自卑”。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美丽的风景,但却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感到自卑,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散文或心理学书籍来深入了解登高自卑的心理现象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站在山顶上,我看到远处的大海,却感到登高自卑,因为我不会游泳。2. 中学生:参观名校后,我感到登高自卑,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成绩和能力不如那些优秀的学生。3. 大学生:在看到同学们在社团中取得成就时,我产生了登高自卑的情绪,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出突出的贡献。4. 成年人:在工作中,看到同事们的出色表现,我常常会感到登高自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与之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