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揆文奋武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íwénfèn

揆文奋武

拼音kuí wén fèn wǔ

含义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出处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典故出处

  • 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成语举例: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揆文奋武。★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揆文奋武是由“揆文”和“奋武”两个词组成的,揆指审察、推究,文指文化、教育,奋指努力、奋发,武指武力、实力。此成语表示在治理国家、管理家庭、学习知识等方面,需要既注重文化教育的培养,又重视实力的锤炼与提高。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既注重学识修养,又注重实际能力的发展。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组织、团队在运营过程中,既重视文化建设,又注重实际业绩的提升。

故事起源

  • 揆文奋武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贾谊传》。当时,汉武帝问贾谊如何治理国家,贾谊回答说:“揆文奋武,谋定则动,动定则食,食动则养。”意思是要注重学识修养,同时也要注重实际行动和实力的提升。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揆为动词,文奋为宾语。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揆文奋武,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出色的实际操作能力。2. 这支队伍揆文奋武,既重视战术技巧的培养,又注重队员体能的锻炼。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揆文奋武拆分成两个部分,揆文和奋武,然后与其含义相对应的词语进行联想。例如,揆文可以联想为审察文化知识,奋武可以联想为努力锤炼实力。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揆文奋武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理念。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思想,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平衡学识和实力的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揆文奋武,努力学习知识,也要锻炼身体。2. 初中生: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要揆文奋武,不仅要学好各科知识,还要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要揆文奋武,既要掌握好各个学科的知识,又要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揆文奋武,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锻炼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拆字解意

揆文奋武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