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发号施令在词典中的解释
hàoshīlìng

发号施令

拼音fā hào shī lìng

含义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典故出处

  • 《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近义词

  • 调兵遣将、指挥若定

反义词

  • 线抽傀儡

英文翻译

  • order people about <call the tun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成语举例: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毛泽东选集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号,不能读作“háo”。
    成语辨形:施,不能写作“司”。
    成语辨析:发号施令和“颐指气使”都含有“指挥别人”的意思;但发号施令偏重于“指挥”;可表示“发布具体的命令”;很常用;并多用于口语;“颐指气使”偏重于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使用较少;仅用于书面语。
    成语谜面:挥泪斩马谡

详细解释

  • 发号施令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形容有权势的人发布命令,其他人必须服从。这个词语通常用于贬义,暗示命令的强制性和不容反抗。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某人以专横、霸道的态度对待他人,强制他人服从自己的命令。

故事起源

  • 发号施令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权贵官员常常利用自己的权势来发号施令,让下属和百姓服从自己的命令。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官场的现象。

成语结构

  • 发号施令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老板对员工发号施令,不允许有任何异议。2. 政府官员以发号施令的方式处理事务,不顾民众的意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有权势的人站在高处,手持号角,对周围的人发号施令,其他人只能听从他的命令。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力和命令相关的成语,如“一言九鼎”、“一言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号施令,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长发号施令,组织同学们参加运动会。3. 高中生:校长发号施令,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 大学生:老板发号施令,要求我们加班加点完成项目。

拆字解意

发号施令成语造句

  • 发号施令造句(精选71条)

    1、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还没有总统直接从爱丽舍宫发号施令.2、干部要深入群众,不要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3、华尔特先生开始"出风头"了,他一副官样,到处发号施令,表示意见,给予指导,忙得他不亦乐乎。只要他发现目标,免不了都要唠叨几句。4、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