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季方
拼音yuán fāng jì fāng
含义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出处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典故出处
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近义词
难兄难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成语举例:有元方季方之长幼,传学诗学礼之门风。★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颖川县官陈寔廉洁奉公,百姓十分爱戴。他的儿子元方与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被朝廷重用,他们的头像被挂在城墙上成为百姓学习的典范。孙子长文与孝先问陈寔他们的父亲谁的功德高,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详细解释
- 元方季方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元和季是指年龄,方是指方向。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才辈出,四方争相效法。它形象地描述了许多有才华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能够脱颖而出,受到其他人的追捧和学习。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一个社区中,有很多有才华的人才,并且他们的才能各有所长,互相学习和借鉴。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有许多有才华的人物同时出现。
故事起源
- 《后汉书·班彪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班彪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学者,他的学问和文笔都很出众。当时,有一个叫元方的人也很有才华,他的文笔和班彪相当。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叫季方的人,他的才华更胜一筹,甚至超过了班彪和元方。于是,人们就用“元方季方”来形容人才辈出,四方争相效法的情况。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人名和两个方位词组成,形象地描述了人才辈出的情景。
例句
- 1. 这个学校培养了许多元方季方的学子。2. 这个行业的竞争激烈,各个公司都争相培养元方季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每个字的意思与其发音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元"可以与"源"相连,表示源头,而"方"可以与"方向"相连,表示方向。这样,可以将"元方季方"理解为"源源不断的才华,各个方向都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人才和学问有关的成语,如"一代宗师"、"千里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很多元方季方,大家都争着去参加各种比赛。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元方季方中的一员,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这个学校有很多元方季方,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他们中的一员。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遇到了很多元方季方,他们的才华和学问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