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异流
拼音tóng yuán yì liú
含义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出处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
典故出处
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
近义词
同源异派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成语举例:仲默惟七言律与献吉同源异流。★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何景明》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同源异流是由“同源”和“异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同源”指的是来自同一个起源或根源;“异流”指的是不同的流派或分支。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同一起源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走向或发展方向。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文化、学术、艺术等领域中,同一起源的事物发展成了不同的派别、学派或流派。也可以用来形容同一起源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或方向。
故事起源
- 同源异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学术发展。在古代,许多学派和流派都是由同一起源的思想或理论发展演变而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风格。
成语结构
- 同源异流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同源”和“异流”分别表示同一起源和不同的流派或分支。
例句
- 1. 这两个画家都是同一门派的学生,但他们在创作上却展现了同源异流的风格。2. 这个音乐家的作品是受到古典和现代音乐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同源异流的音乐风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条河流从同一个源头发源,但在流经不同地方后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流派,形成了同源异流的景象。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学派和流派的信息,可以深入学习古代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历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有的喜欢画油画,有的喜欢画水彩画,同源异流呀!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同源异流的学说真有意思。3. 高中生:音乐课上,老师介绍了巴赫和莫扎特两位作曲家,他们的音乐风格同源异流,各有特色。